人脸识别技术原本是智能时代提高商业效率,运用在人脸门禁、人脸身份证、人脸门禁等场景,为保障公共消费安全、改善消费环境而衍生的高新技术发明。但是,这次3.15晚会却曝光了科勒卫浴为代表的多家企业,利用不起眼的人脸识别摄像头,在未经消费者知情的情况下,盗用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并进行一些列的未经授权的营销分析活动。
其中,科勒卫浴在全国千家门店均安装了具有人脸识别的摄像头,只要消费者进店,摄像头就会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抓取你的年领、访店次数、心情、访问其他店次数等涉及隐私的数据。据报道,曝光企业包括科勒卫浴、万店掌、瑞为、雅量等企业。
法律已经界定,人脸属于个人独有的生物识别信息,处理个人信息需要征求自然人或监护人同意方可获取。据相关企业数据显示,我国约有50万家相关监控设备公司,他们的设备约有6成以上用于批发零售。可见,数字监控已经深入了各大中小企业,应用极其广泛。但是,被曝光的数字监控滥用的“心寒”事件可以看出,规范互联网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新消费社会的迫切要求。
02大量个人简历流入黑市“7元即可购买一份完整的个人简历”。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网等招聘平台上的个人简历泄露,企业只要办理会员,即可无上限下载平台的用户个人简历。伪造的资质也可通过平台的认证,企业账户管理存在严重漏洞。
简历泄露问题等个人信息被贩卖的现象其实已经不是新鲜事。诈骗分子利用伪造的公司、法人等资质,向平台购买简历等个人信息的目的一般是用来编造人设,实施对当事人的诈骗,最后得到的钱财用来洗白相关钱财。从泄露的平台来说,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会面临一定的刑事处罚。原本以为安全的平台,已经变成一趟浑水,企业相关的社会责任应该提高。
03老人手机里的清理软件,越清越慢清理软件陷阱被曝光。“手机管家pro”和内存优化大师两款app对老年人用户进行了用户画像,通过诱导广告老年人点击“清理手机文件”进行了诈骗,获取老年人群的手机个人信息。
大数据精准分析给品牌市场营销带来了许多宣传便利,在提高营销效率和降低宣传预算上功不可没,但是,这种智能技术却被相关人员包装了诈骗的外衣,给数字经济抹上了阴影。希望诈骗软件的相关企业人员以大局为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重新考虑品牌诚信问题。
04虚假搜索广告,普通食品降血压晚会同时曝光搜索、UC浏览器代理的虚假医药搜索广告。在浏览器上搜索“减肥”、“降血糖”关键词,出来的结果列表前几位均是标注着“广告”字样的网友治疗经历,他们都宣称用了某老师的治疗方子,胰岛素停用并恢复了正常血糖水平,搜索文章还有用红色标注某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