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减肥
运动增加肌肉,增加力量,促进新陈代谢,增加热量消耗,能有效的减肥。研究显示,对于超重和肥胖者,任何运动都有益!运动后机体近万分子发生变化,这些分子涉及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组织修复、生长因子反应,以及各种生物通路调节,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改善心血管代谢。运动比药物更能减少内脏脂肪,运动可以削弱肥胖基因的作用,是最有效的减肥方式。
运动首先要做无氧抗阻运动,再做有氧运动。
对于体重正常而体脂超标者,包括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抗阻运动等无氧运动减的是脂肪而不是减肌肉。(老年人应增加膝关节周围肌肉强度锻炼,达到保护膝关节的目的。在肾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增加蛋白质如瘦肉、鸡胸肉、牛腱子肉、鸡蛋以增加全身肌肉)抗阻运动如举铁、弹力带拉伸运动、深蹲、平板支撑等,是锻炼增加局部肌肉群,使局部肌肉组织通过无氧代谢提供能量的运动。通过肌肉训练增加肌肉容积(长肌肉),肌肉容积增加能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基础代谢率,防止体重反弹。
有氧运动如健步快走、球类、健身操、游泳、骑车等持续地运用大肌群,使肌肉细胞通过有氧代谢提供能量促进体内脂肪的燃烧消耗的运动,有氧运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运动时要有气喘的感觉,但不能感觉呼吸困难;第二,最好的运动是坚持;第三,持续时间90分钟左右,心率达到每分钟次左右。
一般运动应在餐后1小时进行,对于消耗热量、降低餐后血糖都有一定好处。糖尿病患者应携带一些快速升糖的食物,一旦运动出现大汗、心慌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食用。
2.中药减肥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方(参见《张耀医学新悟》)。
3.西药减肥
①肥胖和超重的糖尿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口服二甲双胍或注射抑制脂肪吸收的胰高血糖素样-1类似物(GLP-1)索马鲁肽、利拉鲁肽,既能抑制食欲减肥,又能促进组织利用葡萄糖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
②我国唯一批准进口的口服减肥药奥利司他(脂肪酶抑制剂),能帮助抑制本餐油脂吸收,但有肝损害风险。
③减肥药西布曲明用于神经中枢抑制人的食欲,会引起心悸、口干、头晕、失眠等副作用,年就被国家列入禁药名单。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食欲抑制剂绿卡色林有致癌风险。另外,一些减肥药添加有甲基苯丙胺(冰毒),有减重明显且不反弹,但吃减肥药等于吸毒,吃的不是药,而是毒品。减下去的不是肥,而是命。
4.保证睡眠
睡觉时人体分泌瘦素有利于减肥。正常人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时间会分泌更多的瘦素,有利于减肥。另外,22点到6点睡觉会分泌更多的瘦素,有利于减肥。长期睡眠不足会改变体内荷尔蒙分泌,造成白天疲乏无力、懒动引起肥胖(白天越疲乏,晚上越睡不好)。
5.大变活人减肥法——减重手术
对于一般状况较好,手术风险低,经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不能很好控制体重的程度严重的肥胖患者,或出现与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可考虑代谢手术减重治疗。减重手术术式包括胃束带术、垂直袖状胃切除术、胃旁路切除术、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胆胰分离术等。前三种手术既切除胃饥饿激素的分泌部分,又缩小胃的容积,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及在胃内消化吸收,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并治疗肥胖伴有的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其余几种术式主要通过改变胃肠结构,从而改变食物流经胃肠的途径,影响食物吸收,达到减重的效果。减重手术适用于BMI>40kg/m2或BMI≥30kg/m2,且存在与肥胖相关并发症的成年人。减重可能出现消化道狭窄、胃食管反流、营养不良、贫血等,一般<12岁、>65岁、糖尿病超过15年、1型糖尿病、继发性肥胖者不宜减重手术。
7.温度调低有助控制体重
荷兰科学家研究发现,室内温度保持在15~17度,有助于减肥。温度偏高不能自然消耗热量,易导致肥胖和内分泌失调。温度降低能使代谢提高三分之一,冻得发抖时,代谢率会提高5倍。德国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只要激活人体中的棕色脂肪,就能燃烧身体中的脂肪:人体中的脂肪分为白色脂肪(储存热卡,过多就会肥胖)、棕色脂肪(产热,其线粒体非常丰富,可以使白色脂肪分解加速脂肪燃烧,减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棕色脂肪随年龄增长会减少,温度处于19℃以下两小时,可以启动棕色脂肪燃烧白色脂肪。另外,运动能改善棕色脂肪活跃度,增加燃烧脂肪速度。
减肥的方法很多,但不管什么方法,都不如“管住嘴,迈开腿”安全有效。所以,减肥成功的关键,70%靠饮食(减少热量摄入),30%靠运动(增加热量消耗),保持人体进出口相对平衡,才能减少赘肉,保持健硕,维护健康。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