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德缘大雪时节,话养生

大雪时节,地冷天寒,注意风邪和寒邪的侵入,人体为了保存一定的热量,膳食应以温补为主,以补充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益气补血、滋养身体。我们不仅要坚持冬季养肾、护心的养生总原则,还要注意以人体调养、祛寒育肾为目的。

大雪到了

阳历时刻:年12月7日6:32:35

农历日期:丁酉年十月(大)二十星期四

结束时刻:年12月22日00:27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大雪时节,在北方,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象给小麦盖御寒的棉被。雪中所含的氮化合物比雨水多4倍,积雪慢慢融化后渗入土中,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在南方,江淮及以南地区小麦、油菜仍在缓慢生长,雪后如逢晴夜,地面热量散失较多,则会出现冻害,使豌、胡豆等作物受到一定损失,要注意施好肥,为安全越冬和来春生长打好基础。

我国古代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历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的“大雪节气的三候”是指:

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初候,鹖鴠不鸣……即: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

二候,虎始交。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三候,荔挺出。此处的“荔挺出”的“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可简称为“荔”,也是由于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已披上冬日盛装,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10℃以下,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此时,黄河流域一带已渐有积雪,而在更北的地方,则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了。

但在南方,特别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却依然草木葱茏,干燥的感觉还是很明显,与北方的气候相差很大。南方地区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平均气温较长江中下游地区约高2℃至4℃,雨量仅占全年的5%左右。偶有降雪,大多出现在1、2月份;地面积雪三、五年难见到一次。如果能够目睹大地白雪皑垲,绿树披银饰玉,常是终身难忘的趣事。

这时,华南气候还有多雾的特点,一般12月是雾日最多的月份。雾通常出现在夜间无云或少云的清晨,气象学称之为辐射雾。“十雾九晴”,雾多在午前消散,午后的阳光会显得格外温暖。

大雪一过就意味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北方的冬天已经下过好几场大雪了,天气转凉,人们生病几率大增大,这个节气防病养生要注意哪些?那到底要养生什么,如何来防病?

大雪整体养生原则有“七宜”

一宜保暖;二宜健脚;三宜多饮;四宜调神;五宜通风;六宜粥养;七宜早睡。

一宜保暖: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二宜健脚: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三宜多饮: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毫升,可以选择喝点茶性温润的红茶和普洱茶熟茶,御寒保暖,预防感冒,养胃助消化。

四宜调神: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五宜通风: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六宜粥养: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七宜早睡: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大雪的“三防”

“一防”防风寒

冬天保暖很重要。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很多不注意保暖的年轻人冬天不喜欢戴帽子,但是你知道吗?在15℃的环境气温下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若气温在4℃,从头部散失总热量占60%。这就为什么有些人冬天会头疼头晕的原因。

“二防”防消化道溃疡

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不由的喜欢吃一些热辣的食物,越辣越过瘾,但是过多的吃辣给肠胃增加了严重的负担,胃肠的调节功能出现紊乱,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胃壁,痉挛、溃疡等问题随之而来。建议冬天的饮食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做好胃部的保暖。

“三防”防心脏病

仲冬时节是急性肌梗塞发病高峰期,仲冬的寒冷会刺激人体神经,引起血管收缩,同时使血管中的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加,使血液粘稠度增高,导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状血管。另外,病变冠状动脉对冷刺激更加敏感,遇冷收缩,血管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重者发生心肌梗塞。建议冬天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安全过冬。

大雪节气四大养生原则

除了一些针对性的防病建议外,大雪节气的四大养生原则,对增强抵抗力有重要作用。

1、保暖护阳气

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烘烤腹背,暴暖大汗。大雪节气的特点是干燥,空气湿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贴身,保护阳气免受侵夺。夜晚的温度会更低,夜卧时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

2、起居宜早眠早起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调养宜早眠迟起,并要收敛神气,特别在南方要保持肺气清肃。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3、养宜适度

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不可不及。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不但有损健康,更无法“尽终天年”。

4、养勿过偏

综合调养要适中。有人把“补”当作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惟一;此外,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

附:大雪节气必吃七大养生果蔬

1.西葫芦

西葫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含热量相对较低,消化速度较慢,饱腹时间也较长,因而可以防止冬日过量饮食。西葫芦中还含有胡萝卜素,有益抗击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

2.荸荠

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又称“江南人参”。荸荠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痢疾、小儿麻痹、便秘等疾病,尤其适合饭后食用。

3.葡萄柚

葡萄柚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且由于它的热量较低,所以常被用于减肥食谱中。此外,葡萄柚含有非常丰富的柠檬酸、钠、钾和钙,而柠檬酸有助于肉类的消化,避免人体摄取过多的脂肪。

4.甘蔗

冬季是很需要补水的季节,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此外,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甘蔗不但能给食物增添甜味,而且还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和热量。

5.橙子

橙子富含维生素B1,该维生素对保持神经系统健康至关重要。另外,适量吃橙子还可有效增加唾液分泌,促进消化,缓解咳嗽,保护肺脏健康。专家建议每天最好吃1—2个橙子。

6.山楂

中医学认为,山楂性微温味酸、甘,能消食积补脾,健胃,行结气,活血化瘀,治妇人产后耳枕痛,恶露不尽,消肉积症瘕,痰饮痞满,滞血痛胀,化血块、气块等。明朝大医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指出山楂有消食、化淤、治肿瘤三大功效,尤其强调了山楂的活血化淤作用。

7.猕猴桃

维生素C含量极为丰富是猕猴桃的一大特点,吃一个猕猴桃就能满足人体一天对维生素C的需要。此外,猕猴桃中的维生素K也很丰富,它不但与凝血功能有关,还有益骨骼健康。跟菠萝和木瓜一样,猕猴桃中也有蛋白酶。有研究证实,猕猴桃有助于消化牛奶蛋白和牛肉蛋白等多种常见蛋白质。因此,吃多了大鱼大肉时,不妨吃个猕猴桃来帮助消化。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大雪时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说法,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大雪是进补的好时机,有句话说:大雪补得当,一年不受寒。那大雪时节我们应该怎么吃,怎么进补呢?

大雪饮食,进补要得当

大雪养生要点:炖三肉、熬三粥、煲三汤

——炖三肉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进入冬季,温度降低,人们需要大量热量来对抗寒冷的天气。冬季是吃肉的好时候。

1、羊肉

我国不少地区都有冬季吃羊肉的传统。《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肉能补中益气,开胃健力。羊肉性温热,冬季吃羊肉可以补阳气不足,改善我们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的症状。

羊肉中所含脂肪较牛肉和猪肉少,铁、磷等矿物质含量多,适合虚寒的人食用。羊肉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合,消化不良、咳嗽等人群应少吃。

2、牛肉

与羊肉相同,牛肉也是冬季的养生佳品。牛肉富含蛋白质,能滋养脾胃、强身健体,冬季吃牛肉有益气暖胃的功效。

其实冬季养生,鸡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鸡肉性温,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很适合冬天使用。

3、鸡肉

鸡肉的脂肪多集中在鸡皮上,去皮后的鸡肉脂肪少,蛋白质含量高,不用担心在冬天长胖的问题了。

——熬三粥

大雪节气,要吃“三大”、“三雪”,“三大”指的是大白菜、大萝卜、大葱;“三雪”指的是雪藕、雪梨、雪菜。

1、白菜粥

冬季空气干燥,特别是北方地区,不少人早上起床后都会感到口干舌燥。干燥的空气与寒风也会带走皮肤中的水分,使皮肤粗糙起皮。

要改善这种情况除了多喝水,准备加湿器外,不如用食补给自己补补水分。大白菜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冬季吃大白菜有护肤作用。

大白菜富含粗纤维,有助于消化,冬日里不妨给自己做一碗白菜粥,暖暖的养生又健康。

2、红薯粥

民间谚语“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红薯粥也是冬日必备。

红薯味甘,性平,能“健脾胃,强肾阴”。红薯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有文章表明只有红薯中的维生素C和E,才具有在高温条件下也不被破坏的特殊性能。红薯中的粘液蛋白可以保护心脑血管弹性。

3、雪菜肉丁粥

雪菜性温,具有解毒消肿、开胃消食、温中利气的作用。猪瘦肉中含有血红蛋白,瘦肉中的血红蛋白很好吸收,能够起到补铁的作用。

雪菜与猪肉搭配起来,既能补身又能促进食欲,快给家人熬一碗雪菜肉丝粥。

——煲三汤

大雪宜吃雪梨、雪藕、大萝卜,这三样都可以煲汤。

1、雪梨银耳汤

冰糖雪梨银耳汤是一款冬季经典汤品。干燥的冬季不少人会有感到嗓子干燥、痰多,雪梨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银耳“强精、补肾、养胃、补气”,还具有通便的功效,中老年人多吃银耳有好处。这款汤清甜不腻,特别适合冬季饮用。

2、莲藕汤

雪藕是莲藕的一种,“色白如雪”。雪藕具有止泻固精的作用。冬季干燥,饮食上过热会导致上火,这时就需要吃一点能清热润燥的莲藕了。

中医认为藕虽性寒,但煮熟后藕变成温性,有滋阴益气的作用。将莲藕与排骨一起做成莲藕排骨汤,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3、萝卜汤

老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含有大量水分,营养丰富,萝卜汤是冬季养生保健的首选。

大萝卜可以与排骨、牛尾、虾皮等同煮,在煮汤过程中不妨多放点大葱,既能去腥提香,还能通阳。

北京:冻柿子和冻酸梨

冻柿子和冻酸梨是老北京人的冬季水果,大雪时节气温骤降,天气寒冷,正是冷冻柿子、酸梨的好时候。冻柿子不仅可败火气,还能润喉止咳。而面茶是老北京的传统小吃,是黍子面或小米面煮成的糊状物,表面再淋上芝麻酱。寒冷的冬天里喝上一碗热乎乎的面茶,暖心又暖胃,由此成为许多老年人冬日里的最爱。

温州:吃狗肉

俗话说“挂羊头卖狗肉”,其实温州人一直有“冬令香肉暖胃”之说,这香肉即是狗肉。寒冬时节是食狗肉进补的最佳时刻,《大明本草》上就有“黄狗大补益人,余色微补”记载。据说,身体虚弱而溺床的小孩,吃一两回狗肉就能够见愈。过去,温州不少人家将狗肉作为产妇补体的佳品相互赠送。

温州:兑糖儿

“糖儿客,慢慢担,小息儿跟着一大班。”每当“大雪”节气前后,温州街头就会出现一种“兑糖儿”的场面。各地饴糖作坊将制成的整版饴糖提供给专门挑担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俗称“糖儿客”。

“糖儿客”一边敲打糖刀,一边吆喝卖糖。小孩常常被吸引,家长便将家里的铜质废品、铜钱铜板之类物件拿来跟“糖儿客”兑换饴糖。由于冬季食饴糖有滋补身体的好处,所以如今这“兑糖儿”也发展为一种商业经营方式。

江浙:吃雪菜煮汤

大雪节气前后,不少新鲜雪菜也逐渐上市。食疗专家介绍,雪菜又叫雪里蕻,属于性温,味甘辛的蔬菜。雪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有助于增加大脑中氧含量,起到醒脑提神的作用。此外,雪菜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膳食纤维,尤宜于老年人及习惯性便秘者食用。相对于大家习惯食用的腌制雪菜而言,天寒时节不妨来碗雪菜汤。

南京:吃萝卜圆子

用萝卜加工成的萝卜圆子,多年来一直风靡老城南一带。那时在菜场或街头,都有卖萝卜作原料制成的萝卜圆子,这是一道很有特色的美味小吃。老城南人有下午吃点心的习惯,围坐在摊子前,摊主在煮沸的水中舀出几个圆子盛在碗中,撒些蒜花,那真是清香无比,吃起来有滋有味。现在虽然各种点心和快餐品种繁多,但金陵小吃的魅力仍在,而具有地道土特产风味的萝卜圆子,也一定会重新散发出醉人的清香。

南京:自制腌肉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天气寒冷,在不易保鲜的古代,人们发现此时腌制肉类食品不易变质,于是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就忙着腌制咸肉,以迎接新年。受此习俗影响,大雪节气前后,肉类食品价格常会有小幅上涨。

鲁北:吃红薯粥

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红薯粥香甜可口,有健脾养胃,还是一种很好的减肥食品。粥可以和胃补脾,润养肺燥,是养生的绝佳选择。小米粥有滋阴养血,和胃安眠等功效,而红薯也素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效,使人“长寿少疾”。

台湾:吃乌鱼

适逢落花生的采收期,也是捕获乌鱼的好时节。俗谚:小雪小到,大雪大到,是指从小雪时节,乌鱼群就慢慢进入台湾海峡,到了大雪时节因为天气越来越冷,乌鱼沿水温线向南回流,汇集的乌鱼群也越来越多,整个台湾西部沿海都可以捕获乌鱼,产量非常高。乌鱼常被当做上等佳肴来招待宾客。

1.大雪民间习俗: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大雪节气,北方地区已经是银装素裹,而堆雪人、溜冰、滑雪及滚雪球,是年轻人最喜爱的户外活动。提醒公众大雪节气到来加强自我防护。因天气寒冷,外出时宜穿厚羽绒服等御寒服装。

2.描写大雪时节的传统诗文画

(1)名句集锦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苑中遇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踏莎行》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对雪》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咏雪联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南秦雪》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上林春令》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转应曲》

投宿侵侵征骑,飞雪满孤村《南浦·旅怀》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除夜有怀》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秦中吟·歌舞》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饮马长城窟行》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军行》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

(2)名诗词画

《诗经·小雅·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别董大二首》(其一)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北风行》(节选)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雪》宋·张元

五丁仗剑决云霓,直取天河下帝畿。

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大雪》宋·鲁交

万象晓一色,皓然天地中。

楚山云母障,汉殿水精宫。

远近梅花信,高低柳絮风。

吟魂清不彻,和月上晴空。

《咏雪》清·郑板桥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版权声明: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名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shangwang.net/jsjf/1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