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在家肘子就大蒜,米饭可劲造…开工后立马切换精致元气新生活,逛个超市眼睛直勾盯着健康减肥食品,自以为气质拔群不与胡吃大众同流合污?
送你俩字儿:呵呵。然后瞅瞅自己有没有被这些看似美好的食物忽悠过??
披着“零脂肪”外衣的高糖饮料
“零脂肪”,宛如健康之路上的孔明灯,给了吃肉都按克计算的你瘦的希望。然而,没有脂肪就不会胖吗?
以曾经高举“零脂肪”大旗,辅以“亿活的益生菌”的某乳酸菌饮料为代表,0脂肪不假,但一瓶(ml)下肚糖摄入量超70g相当于15块方糖的事实你了解吗?
还有两个事儿你可能也不知道:
●糖就是个纯能量物质,摄入过量消耗不掉会转化为脂肪,减肥之路雪上加霜。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的糖摄入量应控制在25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添加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克。
所以,“零脂肪”不过是商家的鸡贼宣传,一场套路一场梦,出门需带脑,常看营养成分表~
没活菌、糖还多的酸奶
看似清新无害的酸奶伴你走过多少个吃撑的岁月不可尽数,自我感觉促消化能减肥,就是没见瘦。咋回事?三句道破~
●你可能喝了巴氏杀菌热处理酸奶
就是保质期一整好几个月,还不用放冰箱冷藏的常温酸奶。别管发酵时用了啥高端菌种,最后为了长期保存便于运输各种菌全给杀没了,饭后来一罐促消化??醒一醒!
●就算益生菌没死酸奶也不是减肥药
唯一能跟减肥扯上关系的是,当你想吃薯片炸鸡时,却选择了酸奶,很棒棒~
●多数酸奶糖含量都偏高
不然你以为酸奶好喝是因为酸吗?你迷恋的只是加糖后的酸酸甜甜。所以还是得勤看营养成分表,糖多糖少没事算一算。
*单喝一瓶g的酸奶,既摄入25克糖,已达到世卫组织建议摄入量的上限。
五彩斑斓迷人眼的花式麦片
麦片确实是减肥助手,但绝不是那些看起来配料丰富,吃起来香甜可口的,反正上天就是不想让你轻易得逞。不过从健康角度选购麦片其实也很简单:
●看清楚麦片的原料是啥
麦片不单只有燕麦片,还有黑麦片、小麦片、玉米麦片…不要超市货架随便买一包就以为吃了燕麦。
*雀巢优麦的主要原料是全小麦粉和大米粉…
从膳食纤维含量来看,谷物之间差异挺大↓
谷物膳食纤维含量(每g可食部分)
食物
膳食纤维(g)
全麦(小麦)
10.7
糙米
3.50
燕麦
10.6
玉米
5.5
黑麦
14.8
精制大米
0.4
*美国农业部数据库
所以,减脂健身期间请选燕麦片、全麦片和黑麦片(比较少见)。
●认准传统燕麦片(rolledoats)
也翻译为大粒、原粒麦片。配料就是单一的燕麦,无糖无油无添加。已经过熟化处理不需要开火烧煮,焖烧锅加热水焖5分钟,或者混合牛奶微波2分钟。
被加工得稀碎的快煮、即食燕麦片就没啥必要买了,没省多少时间,口感还烂糊没嚼劲。
●所有经过调味、烤制的尽量慎选
像卡乐比、sante等很多品牌的格兰诺拉麦片(granola),添加的油和糖都不少,人家走的是风味香脆路线,别被卖家忽悠着当成健康减肥食品了。
当然,如果你有时间煮,啥燕麦片都可以忽略,直接买燕麦米或钢切燕麦,营养保留最完整!
燕麦片前身→燕麦米
钢刀切之→钢切燕麦(认准英文名steelcutoats)
总结一发
以上方法毕竟只是粗筛,避开伪减肥食品,其实我还有华丽决绝脱俗的两招…
●一看营养成分表(要求会3位以内数乘除)
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的营养成分表绝对是被埋没的健康指南。
说简单点,要想瘦身,能量、糖、脂肪这三项自然越少越好。不过只看含量终究没啥概念,配合阅读营养素参考值%(NRV%),保你豁然开朗。
这个NRV%指的是营养成分占相应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而营养素参考值(NRV)主要依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和适宜摄入量而制定,所以也可以理解为每天能量和营养素的合理摄入量。
知道了营养素参考值%,就可以推算出这种食物提供的营养成分占一天需要量的大致水平。
知识点操练
问:喝掉这瓶克的酸奶,你今天的脂肪摄入余额还剩多少?
答:
已知每克酸奶NRV%=8%
所以一瓶克酸奶的NRV%=1.5??8%=12%
说明,喝一瓶这种酸奶可满足人体一天12%的脂肪需要量,今日脂肪余额还剩88%!
●二看食品配料表
根据我国《食品标识管理规定》,食品配料表中的各种配料应当按照生产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进行标注。
所以,如果看见配料中植物油、棕榈油、白砂糖、果葡糖浆这类原料排在靠前的位置,就乖乖移出购物车吧。
放纵使人愉悦,往往结局悲伤;克制使人进步,偏偏过程心塞。想到人生要在斩断口腹之欲中度过,不禁还是想喝一瓶含糖饮料压压惊……
留言区聊聊
「人生苦短该吃吃该喝喝」和「要想活得好管住嘴迈开腿」,你选哪个?
更多避坑好物/闭坑清单
戳下图进入小程序查看↓
放心选评测群开群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