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共享单车爆发式发展,急需良好的慢行交通系统,以保证行人和非机动车出行的便利,也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安全、科学的交通系统建设。百姓对和谐宜居城市生活的期待,也让一味以宽马路、多车道为导向的城市交通发展理念不合时宜。那么,该用怎样的理念改善我们的城市交通?“道路瘦身”工程的相关理念与方式或可提供借鉴。
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可持续发展、绿色交通、慢行交通等理念。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需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尺度适宜的街区,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
同时,随着共享单车爆发式发展,更是急需良好的慢行交通系统,以保证行人和非机动车出行的便利,也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绿色、安全、科学的交通系统建设。在此建设过程中,部分道路或可借鉴“道路瘦身”工程的相关理念与方式。
20世纪90年代,一种名为“道路瘦身”的道路交通设计理念开始兴起,之后几年,在有的国家流行起来。“道路瘦身”旨在通过减少道路横断面中机动车所占用的空间,将多余的空间用于行人、非机动车或其他设施。一般而言,可以通过减少机动车道数量或机动车道宽度来进行“道路瘦身”工程,同时,多余的空间可用于中央左转专用道、潮汐车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安全岛、路侧停车、绿化带等。
通过“道路瘦身”工程,一方面能够完善街道的功能,使街道能够服务所有交通出行者,而不仅仅局限于机动车出行;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不同的设计方式,在交通系统安全性、街道活力性、街区宜居性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美国,最典型的“道路瘦身”形式是将传统的双向四车道改造为带有中央左转专用道的三车道道路,将多余的空间用于方便行人与非机动车出行(如图,后文主要基于这种形式进行相关说明)。
典型“道路瘦身”有利于安全安全、畅通是道路设计和使用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