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年获得笔融资,到三年家公司倒闭,互联网家装过山车式的跌宕起伏,让外界对互联网家装市场充满了质疑,资本市场对互联网家装的态度也开始呈现摇摆不定态势,年中国互联网家装行业融资数量仅为19笔,是年的15.4%。
曾经业界鼓吹互联网家装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之巨,难道这些都是假象吗?互联网家装是否只是个空壳子呢?若齐家网、土巴兔、爱空间、橙家、尚品宅配、有住网等互联网家装企业任由外界的质疑声肆虐,最终肯定是整个行业倒霉,大家都别想做大,倒闭潮危机还将继续蔓延。
7月12日,齐家网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市值达52.28亿港元(数据截止稿前),齐家网顺利成为互联网家装第一股。齐家网的上市显然不止资本市场获益,从更深的角度来看,齐家网成互联网家装第一股又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呢?其对互联网家装市场的影响又是什么呢?土巴兔、爱空间、橙家、尚品宅配、有住网们会受到冲击吗?谁才是最终的受益者呢?
1.提升消费者对互联网家装的信任度
百度指数显示,“互联网家装”关键词被收录的日期是年7月,其实在这之前,市场就有不少互联网家装企业,但彼时的互联网家装企业更多是对家居电商等层面的渗透,其对家装产业链的渗透程度非常有限,这里面的原因在于:
第一,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以线下为主。装修涉及到的诸多工序如设计、选材、地砖、瓷砖、吊顶、门等都非常依赖线下,并且亟需消费者与设计公司、施工团队实时沟通,而当时的移动互联网并不发达,用户触网的主要媒介是PC设备,这会大大提升消费者与设计公司、施工团队的沟通成本,消费者更加偏向于实用的线下方式,而不是“酷”和新鲜感的互联网。
第二,家装企业占据主导权,互联网企业话语权很弱。过分偏重于线下服务,导致家装企业在跟互联网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会占据较多的主导权,反之,互联网企业的话语权会很弱,毕竟,装修公司的主要获客方式并不依赖于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要想对其渗透可谓是难上加难。
第三,市场的分散性。消费者、装修公司、设计公司等都非常分散,标准化的公司非常少,就算是知名的连锁装修公司、设计公司,在各地的服务也可能不一样,互联网公司要想采用标准化的方式去深度改造、整合家装供应链,非常困难。
市场和环境是一直变化的,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消费者对线下的过度依赖如今却反过来了。大环境是,新兴的消费者是以智能手机为主要信息接触点,另外,其自身的知识体系、认知水平等也在逐渐成长和提升,装修公司、设计公司原本的“一招鲜”方式行不通了,或者说,当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消费者生活一部分的时候,原本颇依赖线下的家装行业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到移动互联网上来,由不得家装产业链企业不重视移动互联网。
另外,作为行业推手的资本市场也对互联网家装市场表现出了较大热情,仅年就有家互联网家装企业获得融资,市场上新兴的互联网家装企业也如过江之鲫,多不胜数的创业公司迅速将互联网家装市场带向高潮。不过,创业公司们惯常的流量模式、toVC模式在家装市场却跌了不少跟头,后来的互联网家装企业倒闭潮便是最好的验证。
大量创业公司的涌入,将互联网家装带向风口浪尖,可这个过程中也带来了弊端,比如口号喊的过分响亮,服务能力却跟不上;与业主扯皮;因资金问题跑路等。不得不说的是,近几年的互联网家装市场被一些创业公司带坏了,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消费者对互联网家装的信任度降至冰点,在各种家居论坛、业主论坛、百度贴吧等平台上都可以看到消费者对互联网家装企业吐槽的案例。
齐家网的上市,对扭转互联网家装企业形象、提升消费者对互联网家装的信任度有非常大的作用。任何企业都会在上市之际获得平时罕见的“高光时刻”,各方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