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仅仅就是不美吗?“益阳第一胖”曾彪因为一次普通的感冒差点丧命的故事为每一个胖子敲响了健康的警钟。肥胖导致的“死亡四重奏”是什么?判断肥胖的标准是什么?为何梨形身材比苹果形身材更健康?导致肥胖的原因是什么?什么原因让你越减越胖?减肥到底该怎么做呢
01
致命的肥胖
一次普通的感冒,让“益阳第一胖”曾彪心有余悸,只是一个简单的感冒,就导致了曾彪呼吸衰竭差点丧命。因为肥胖,曾彪丢掉了木工工作;因为肥胖,孩子遭受嘲笑;因为肥胖,年迈的父亲外出打零工赚钱养家;因为肥胖,全家挣扎在贫困线上。这还不够,肥胖带给他的还有肥胖相关并发症,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一系列疾病,肥胖几乎让曾彪变成了一个废人,曾彪立志要改变现状,吃减肥药、扎针灸、运动、节食,所有的方法都试过了,可是折腾了一圈却让人心灰意冷。
一般来讲,肥胖症主要指的是体内的脂肪总量和/或局部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可表现的是脂肪体积的增大,或者是脂肪细胞多了,且体积也增大,最终导致体重超过正常人的范围。之所以出现肥胖,现在医学认为主要和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并且认为肥胖是一种病,它是可以危害健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肥胖可以带来诸多的危害,首先影响代谢功能,导致2型糖尿病,引起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对于女性可以引起多囊卵巢综合征而导致不孕不育;其次肥胖对于关节以及骨骼系统是非常重的负担,可以出现关节炎,引起腰椎疼痛等;第三,受腹腔里大量脂肪的压迫可以引起呼吸不畅,可能对生命造成危害;肥胖甚至和肿瘤是密切相关的,如女性的子宫内膜癌、肝癌、胰腺癌、甲状腺癌等。除了这些,还会使病人产生自卑心理,出现抑郁和自闭等心理疾病。
不同程度的肥胖有不同的治疗方式。一般来讲,正确的减肥方式有三种,一是对于超重或者肥胖0期,采取“饮食+运动”的治疗手段;二是对于肥胖1期,以“强化饮食+运动”治疗为基础,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三是对于肥胖2期,以第二种治疗方式开始,如果效果不理想,可采取外科手术,如袖状胃切除术、胃旁路手术。节目中的曾彪就采取了手术治疗,经过1年的恢复,减重公斤,彻底告别了肥胖,不仅如此,血糖、血压等疾病都降到了和普通人一样,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
02
你存在肥胖危险吗
对于胖人来讲,减肥经历真是一把辛酸泪。胖人在日常生活中比正常人要面临很多困难,一个简单的动作都很难顺畅地完成。胖人共同的心声是:我们也知道肥胖是万病之王,但是真的不是不愿意减肥,实在是尝试了众多的减肥手段都让人失望之极。我们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好对症下药。
脂肪分类和功能体内不同部位的脂肪功能不同。体内脂肪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皮下脂肪,主要分布在我们身体各个部位的皮肤下面;另一种是内脏脂肪,主要分布在我们内脏器官周围。正常的脂肪组织应该是在皮下的,沉积在内脏部位是一个易位沉积。这种易位沉积造成的内脏脂肪可以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以BMI指数确定体重分类由于发生糖尿病以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的概率更高,国际糖尿病联盟将亚洲肥胖标准下调,BMI≥25㎏/m2以上即为肥胖。
体重分类
体重指数(kg/m2)
偏瘦
<18.5
正常范围
18.5-24.9
超重
25-29.9无肥胖相关并发症
肥胖0级
≧30无肥胖相关并发症
肥胖1级
≧25至少存在1种轻度至中度肥胖相关并发症
肥胖2级
≧25至少存在1种重度肥胖相关并发症
注:某些种族人群中BMI为23-25kg/m2,但腰围增加。
肥胖相关并发症包括: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炎、胃食管反流疾病、残疾/不能运动等。
用腰围确定肥胖类型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的分布比例在不同的人种中不同的体型外观,决定着不同的肥胖类型:苹果型肥胖,也叫中心性肥胖。它的脂肪主要分布在我们的腹部,以内脏脂肪为主,多见于黄种人群。梨型肥胖,它的脂肪主要分布在臀部、大腿等部位,以皮下脂肪为主,多见于白种人。
中国成人(≧18岁)中心性肥胖的诊断标准
腰围
男性:≧90(85)厘米
女性:≧85(80)厘米
腰臀比
男性﹥0.9
女性﹥0.8
内脏脂肪面积(MIRI/CT测量)
≧(80)cm2
●腰围是评价中心性肥胖最常用的临床指标
不同类型肥胖的危害内脏脂肪增多,脂肪分解所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就增多,然后直接进入肝脏,会引起代谢异常。皮下脂肪产生游离脂肪酸进入血管后才进入肝脏。皮下脂肪进入肝脏前,大部分被肌肉组织利用,因此对代谢的影响比较小。内脏脂肪的过度堆积可以引起一系列代谢疾病,如脂肪肝,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所以,相比之下,中心性肥胖患者的健康状况更让人堪忧。
造成肥胖的原因肥胖主要与遗传、环境、内分泌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
基因的突变和变异是肥胖的基础,增加肥胖的易感性。若父母均肥胖,子女肥胖的机会达到70-80%;若父母一方肥胖,子女肥胖的机会可以达到40-50%,肥胖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发生改变,而少运动、多摄入、久坐的生活方式,也是肥胖症的高危因素。胰岛素瘤、下丘脑功能紊乱、唐氏综合症、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基因突变疾病等内分泌疾病,也会导致肥胖。
对于肥胖,我们首先要找到病因。从临床行来看,疾病引起的肥胖约占1%。99%都跟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遗传因素我们是无法改变,而生活方式的干预可以通过饮食控制、加强运动是可以改变的。
03
如何甩掉身上多余的肉肉
年,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调查发现,全球成人肥胖人口已经超过瘦子,而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中国男性肥胖人数万人,女性肥胖人数万人,高居世界第一。
肥胖已经不是简单的关乎外在形象的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生活、工作、心理等方面影响。减肥失败的原因众多,各有各的苦衷,常见的两个原因是:嘴馋控制不住,长期运动坚持不了。有时即使下狠心减掉几斤,却很轻松的就反弹了,减肥已是减肥人士的血泪史。
在减肥过程中,减肥意念非常重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临床上,对于不同时期肥胖有着不同的治疗方式,一般来讲,有三种:
体重类型
饮食治疗
运动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超重(肥胖0期)
√
√
肥胖1期
√
√
√
肥胖2期
√
√
√
√
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总原则:减少总摄入量,避免睡前进餐,避免暴饮暴食,科学的吃零食。
科学吃零食。肥胖病人总是管不住嘴,尤其是零食。其实,肥胖患者可以在饥饿的时候选择吃零食,但是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零食,每天不能超多3次,并且每次进食要与正餐间隔1.5-2小时为宜。
专家将零食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限制食用三类,因个体差异不同,建议咨询医生。
可经常食用的零食——低脂、低盐、低糖类食品,包括:水煮蛋、无糖或低糖燕麦片、煮玉米、全麦面包、全麦饼干、豆浆、烤黄豆、香蕉、西红柿、黄瓜、梨、桃、苹果、柑橘、西瓜、葡萄、纯鲜牛奶、纯酸奶、瓜子、大杏仁、松子、榛子、蒸煮烤的红薯、土豆、不加糖的鲜榨橙汁、西瓜汁、芹菜汁等。
适当食的零食——中等量的脂肪、盐、糖类食品,包括:黑巧克力、牛肉片、松花蛋、火腿肠、酱鸭翅、肉脯、卤蛋、鱼片、蛋糕、月饼、怪味蚕豆、卤豆干、海苔片、苹果干、葡萄干、奶酪、奶片、琥珀核桃仁、盐焗腰果、甘薯球、干地瓜干、果汁含量超过30%的果(蔬)饮料,水果冰淇淋等。
限制食用的零食——高糖、高盐、高脂肪类食品,包括:棉花糖、奶糖、糖豆、软糖、水果糖、话梅糖、炸鸡块、炸鸡翅、扎鸡翅根、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夹心饼干、方便面、奶油蛋糕、罐头、蜜枣脯、胡萝卜脯、苹果脯、炼乳、炸薯片、可乐、雪糕等。
运动治疗运动治疗总原则:保证合理运动强度,年轻人或身体情况较好的人群可以选择强度较大的运动,而老年人或者有心血管并发症等,以及身体情况不好的人可以选择较低强度的运动。提示一点,运动后的心率次数以不超过(-年龄)为宜。
运动强度可分为四类:
类别
形式
大强度运动
快跑、游泳、跳绳
中等强度运动
平地慢跑、做操、打羽毛球
低强度运动
跳交谊舞、平地骑车
最低强度
太极拳、散步、做家务
体力活动的量和时间应按减体重目标计算:
√计划在1个月内减重4公斤,即每周减重1公斤,则需每天亏空能力约1千卡,其中通过增加运动量以消耗千卡,即每天需要增加中等强度体力活动2小时,或低强度体力活动3-4小时。
√计划在1个月内减重3公斤,即每周减重0.75公斤,则需每天亏空能力约千卡,其中通过增加运动量以消耗千卡,即每天需要增加中等强度体力活动1.5-2小时,或低强度体力活动2.5-3.5小时。
药物治疗减重药物有一定的适应人群,药物只能作为生活方式干预的附加治疗,即在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药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不可乱用减肥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目前,FDA批准的可长期使用减肥药物主要有氯卡色林、奥利司他等5种。如果在最大耐受剂量下,3个月减重不足5%,则需停药,更换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目前,有三种代谢手术可调节胃束带手术、袖状胃切除术、胃旁路手术。
可调节胃束带手术:这医院进行调节,束带易滑脱、腐蚀,临床减重效果较差,代谢综合征缓解欠佳,仅用于青少年或无法耐受大手术者。
袖状胃切除术:袖状胃切除是一个限制性手术,这类手术无需重建消化道,它通过减少胃容量来限制食物的摄入。
通过腹部的辅助小切口,外科医生将套管直接置入至腹腔,手术器械就可以通过套管进入腹腔。通常,普通人的胃最大可以容纳1-1.5升的食物,食物在胃内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分子,在小肠更容易被消化和吸收。
袖状胃切除术是通过切割缝合器使胃形成一个苗条的、垂直的香蕉状的胃。这个香蕉状胃能容纳50~毫升的容量,相当于一个香蕉的大小。多余部分的胃被切除了,其中产生饥饿感的部位也被切除,在手术后饥饿感将明显缓解,新的胃的容量相当于原来的容量的1/10。这样就限制了食物的摄入,在进食少量食物后就产生饱胀感。
胃旁路手术:胃旁路手术就是在患者腹部切几个小孔,通过腹部的辅助小切口,外科医生将套管直接置入至腹腔,这样手术器械就可以通过套管进入腹腔,通过切割缝合器将胃分开成为两个部分,和食管相连的胃近端形成一个小的胃囊,远端胃和十二指肠则不再有食物通过。
随后小肠被切断成两部分,近端的小肠负责运送来自被分开的远端胃以及十二指肠的消化液,远端的小肠则直接与新形成的小胃囊相连,成为食物运送通道,最后运送消化液的小肠再与与食物运送通道小肠的远端相连,使消化液在此处和食物进行混合,开始有效的消化和吸收。
手术后,小胃囊限制食物的摄入量,也更容易产生饱胀感,而食物绕过远端胃、十二指肠以及部分近端小肠直接从胃小囊到达小肠,使消化吸收的胃肠道缩短,从而减少了能量和营养的吸收。
所有的外科手术都有风险,随体重、年龄以及病史而不同,在手术前需要充分咨询医生。在减重手术中,持续的行为矫正和饮食控制在决定手术的长期有效中起重要作用。
03
职场健康课:肥胖症
●为什么常说胖人爱睡觉呢?
刘石平、刘威:当严重肥胖时,实际上是大量的脂肪堆积在腹腔和胸腔,会使体内的膈肌上抬,肺部的膨胀是不够的,而且多数胖人的咽部、喉体等部位脂肪也多,所以一睡觉就打呼噜。呼噜打到一定程度甚至会出现呼吸暂停,可能出现缺氧状态,甚至二氧化碳还在体内留存,患者往往会被憋醒。所以睡眠并不能解决患者的乏力情况,会出现白天昏昏欲睡的状态,结果越胖越爱睡,越睡越睡不醒,越胖越无法运动,越无法运动越胖的恶性循环。
●我想迅速地变成瘦子,直接能手术减肥吗?
刘石平、刘威:经常有患者来咨询,本来也不胖,希望自己能够更苗条一点,女性居多。如果他的体重指数没有达到手术标准的,这种情况是不主张做手术的。虽然说是微创手术,但是也是有创伤的。实际上,完全可以通过饮食控制、加强运动,甚至加点药物就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代谢手术后要控制饮食量,会不会造成营养不良?
刘石平、刘威:根据临床反馈来看,手术之后,体重下降时肯定的,虽说胃小了,但通道一直都在,还是能够持续摄入食物的。当体重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后会达到一个稳定状态,通常是6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提示一点,医院,符合规范的手术要求,避免因手术不规范发生营养不良情况。
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刘石平
微创外科中心副主任刘威
“
健康饮食,安全减肥
在你的年龄,每天睡多久才最健康?(受益匪浅)睡眠永远是个热门话题。
从最初的晚睡晚起,到后来的缺乏睡眠,再到熬夜加班身体垮掉,都市的上班族们似乎都在遭遇这样的困扰。熬夜久了就成了习惯,然而,你的身体会习惯你这样的任性么?
先来通过下面这段小视频,探究一下缺乏睡眠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拒绝加班熬夜,保证充足睡眠,生活才够健康!
那么,不同年龄的人群,每天睡多长时间合适呢?下面一组数据告诉你!
人一天必须要睡足8小时?美国相关研究机构的调查表明,每晚平均睡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每晚平均睡4小时以下的人,则容易短寿。专家表示,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睡眠时间是不同的,应按照自己的年龄科学睡眠。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时
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5.5小时就够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建议:老人最常见的睡眠问题是多梦和失眠。多梦是由于老人脑功能退化;失眠多因体内褪黑素分泌减少所致,褪黑素是体内决定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专家建议,晚间睡眠质量不好的老人,最好养成午休习惯,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
30~60岁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
成年男子需要6.49小时睡眠时间,妇女需要7.5小时左右,并应保证晚上10点到早晨5点的“优质睡眠时间”。因为人在此时易达到深睡眠状态,有助于缓解疲劳。
芬兰一项针对2.1万名成年人进行的22年跟踪研究发现,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
建议:这个年龄段的人若缺乏睡眠,多与脑力减退,或压力导致的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有关。除尽可能缓解压力外,还可以在就寝环境上下点工夫,如减小噪音、通风换气、适当遮光等,并选择合适的枕头。仍然睡不够的人,也可以通过午休1小时的方式补觉。
13~29岁青年人:每天睡8小时左右
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通常需要每天睡8小时,且要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保证夜里3点左右进入深睡眠。平常应保证最晚24点上床、早6点起床,周末也尽量不睡懒觉。因为睡觉时间过长,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精神不振,影响记忆力,并且会错过早餐,造成饮食紊乱等。
建议:年轻人多习惯熬夜,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且易使皮肤受损,出现暗疮、粉刺、黄褐斑等问题。长期熬夜还会影响内分泌,导致免疫力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都会找上门,更会出现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精神症状。因此,年轻人最重要是规范自己的生活,入睡前1小时不要吃东西,中午小睡半小时,对身体更有益。
4~12岁儿童:每天睡10~12小时
4~10岁的儿童每天睡12个小时是必要的,每晚8点左右上床,中午尽可能小睡一会儿。年龄再大一些的儿童睡10小时,甚至8小时就足够了。专家表示,孩子如果睡眠不足,不仅会精神不振、免疫力低下,还会影响生长发育。但她提醒,睡觉时间也不能过长,若超过12小时,可能会导致肥胖。
建议:儿童基本没有睡眠障碍,只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就行。睡前不要吃东西,卧室不要有过亮的灯或较刺激的音乐;最好与孩子一起定个时间表,督促他们按时睡;睡前让孩子做些准备工作,如刷牙、洗脸、整理床铺等,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是在对孩子暗示“该睡觉了”。
1~3岁幼儿:每晚12小时,白天两三个小时
幼儿每天夜里要保证12小时睡眠,白天还需再补两三个小时。具体的睡眠时间,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睡眠节律而定,比如有些宝宝习惯在接近中午时和下午晚些时候各睡一觉。
建议: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容易因玩得太兴奋而影响睡眠。有时候,他们进入了睡眠状态,脑子却还在活动;睡着了,还常磨牙、踢被、尿床等。这些都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和身体发育。因此,建议父母在宝宝睡前1小时先给他们洗个温水澡,放松全身;讲个小故事或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等,也有助入眠。
1岁以下婴儿:每天16小时
1岁以下婴儿需要的睡眠时间最多,大概每天16小时。睡眠是小月龄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段,因此,睡眠时间必须要保证。
建议:婴儿的睡眠问题大多是由于缺钙、白天受惊吓、消化功能紊乱造成的;也有孩子晚上睡不好是因为白天睡觉过多。对此,家长应注意给孩子补钙,科学喂养;还需尽量保证婴儿夜晚睡眠的完整,不宜夜间频繁喂奶或换尿布,尤其是后半夜,因为小月龄宝宝在后半夜分泌激素最快。
“为了健康,早睡早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