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版张悟本我如何操纵舆论,让全世界相

▲JohnBohannon最近几年,他一直在嘲讽学术界各种审核不严谨的学术杂志社,为了嘲讽这些杂志社....他玩过两票钓鱼...骗过了上百万读者

来源:英国那些事儿

这个故事要从之前的一个报道说起......

去年早些时候,世界各国的媒体上争相报道这么一个吃巧克力可以减肥的新闻.....

全世界要都要去吃可可了么?巧克力可以帮你减肥!

巧克力可以减肥!

复活节巧克力蛋可以吃啦!新的研究表明吃巧克力不影响你的体重,而且还可以帮你减肥!

巧克力加速减肥!新的研究声称巧克力还可以降低胆固醇,帮助睡眠!

刚开始读到这些标题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很爽很解脱终于可以大口吃巧克力了!!

这篇报道里面写的一切都如此真实,XX研究机构的XX博士,进行了一项科学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结论还被发表在了XXX学术杂志上....

你看科学研究都这么说了,还有什么可以不信的??

然而.....

这一切.....

全是假的!!

这幕后的一切,来自于他:JohnBohannon

年,他在牛津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毕业...现在是一个科学记者,还经常给Scinc杂志供稿...

最近几年,他一直在嘲讽学术界各种审核不严谨的学术杂志社,抨击这些杂志通常都不经过同行的审阅,收到文章直接对作者收个钱就直接发表....

为了嘲讽这些杂志社....他玩过两票钓鱼...其中的第一次,在年...

当年,他自己写了个模板一样的论文....

“从某中特殊的地衣X中发现的Y化合物分子可抑制Z癌细胞株生长”

他自己收集了10多个地衣的物种,自创了几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又找来了各种癌细胞的名词,把这些编成数据库,写了个程序....把这些物种,分子式和癌细胞任意组合带入自己的论文模板,胡乱生成了几百篇论文...

他把这些论文分别投递到了几百家他认为审核不严的“野鸡杂志”.....结果,他一共有篇论文走完了编辑审阅的过程,有篇得到发表..只有98篇拒稿..

(是的就这么灌了篇论文!!)

这篇里只有36篇给出了评阅意见...有16篇同行审阅的批评意见很尖锐..不过最后总编还是做出了同意发表的决定..

如果说这一次,只是他钓鱼的初试牛刀的话....他的第二票,玩得更大!

没错,就是去年的这次巧克力减肥的论文....这一次,他不但骗过了学术杂志的主编,还骗过了世界各种大报小报的编辑,他们争相报道这样的研究,骗过了全世界上百万的读者.....

后来,

他发表了一篇文章:

我就这么用巧克力能减肥骗过了上百万人

下面就来讲讲这篇文章里他讲述的这次钓鱼的全过程.....

这还要从年他接到的一个电话说起......

那一天,当时他接到一个德国电视记者的电话..对方说,当时他们正在筹划一个揭露垃圾减肥食品工业的纪录片...他们想要他帮忙演示一下,一篇乱来的科学研究是怎么能登上全世界的媒体头条的....

两人一拍即合!很快,他们围绕着这个想法筹划起来.....

很快,他们开始了他们实验对象的招募。他们用facbook发出招募信息,要找一些愿意参加一个为期三周的志愿者,参与的奖金是欧元。在招募广告上,他们表示这是一个关于饮食研究的纪录片..

很快,他们招到了足够的志愿者,5男,11女,年龄从19到67岁不等。

他们的实验很简单,把实验对象随机分成三组,低糖减肥组,低糖加巧克力减肥组和对比控制组。前两组被要求尽可能多吃低糖分的食物,而要求控制组保持现有的饮食。

在试验中,他们选用了黑巧克力....他们觉得用黑巧克力做结果比较更能让人相信...黑巧克力苦嘛,吃点苦的东西能减肥,想想都是觉得应该的。

他们要求第二组的组员每天吃1.5盎司,大概40多克。

他们又找来了个金融分析师的朋友帮他们分析数据...21天之后,他们发现,中奖了!!还中了大奖!!

对比控制组平均增重0.7%!低糖组和低糖加巧克力组的志愿者全都平均减掉了5斤!而且!巧克力组减重的速度比单纯的低卡组速度快了10%!不但体重减了,巧克力组的胆固醇还更低了!!而且整次实验的数据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

在他后来的文章里,他揭秘了他实验的猫腻...

一切都处在样本数量上...他们整个实验的一切都是为了创造出一些统计学上的巧合设计的.....

他们只有15个志愿者(之前有一个中途退出),但是他们每个人都要测量18个数据!他们每天测量他们的体重,胆固醇,血压,血纳含量,蛋白质水平,睡眠质量,幸福感.....

这么多的数据在这么小的样本范围里任一比对,总能捡到有你想要的趋势的组合....于是在这群人里,刚好这21天他们发现巧克力组表现最好的,刚好是体重和胆固醇...

恩。。只不过刚好是胆固醇而已.....

如果刚好是别的话,那么最后的新闻标题可能就成了《研究表明巧克力可以提高睡眠质量》或者《研究表明巧克力可以降低血压》之类的标题....

作者用了个比喻,这就像抽彩票..测1个数据就像抽一张,测18个数据就跟抽18张,当然中奖概率更大了....

而且,他们只有15个测试对象,每一组只有5个人..这5个人因为个体差异导致的干扰都会被放得很大...(说不定巧克力组的某个妹纸来了个姨妈轻了几斤呢?)

总之就是,这一次,他们从各种数据中,凑出了他们想要的结果.....

有实验,有数据,就差写论文了!

有了这一切,他们很快把论文写了出来....

高可可含量的巧克力可以作为减肥加速器!

一切都按着学术格式,实验方法,数据分析,结论..

各种图表..

灰线正常吃黄线低糖组黑线巧克力低糖组

各种数据.....

各种分析......

一切都有模有样!

然而,这种在科学界一看就有问题的研究,是通不过一些严谨学术杂志的同行审阅的...(科学界通常不会有什么人会相信样本数量小于30的研究)

他们选定的,是各种不需要同行审阅的杂志社....恩,就是把年的那票再玩一次嘛~~

最后他们选中了20个杂志,把这篇文章全投了出去....

很多杂志在24小时内就给了他们回复:

你的稿件,我们接受了...

经过考虑,他选了这本:IntrnationalArchivsofMdicin

杂志的CEO亲自给他写信:你的这个稿子很优秀,研究成果很创新,我们接受了。不过要发表的话,你要先交欧元。

行呗,就。交了钱,很快,他们这篇水论文,成功发表.....

把事情捅得更大一点!

光骗过这么一本不审阅直接发稿的杂志,显然他们觉得不够...接下来,他们开始考虑怎么把事情搞得更大一点.....

他联系了一位他在Scintific工作的PR朋友....那个朋友告诉他:要让记者们嗅到这个发现很简单,你要起一个轰动的标题,然后写一个生动的内容,就行了...

既然本来就是记者,他写起新闻来自然驾轻就熟...很快,他把他的论文改编成了一篇足以上头条的新闻素材...爆炸性的标题:吃巧克力可以减肥!各种生动的内容...刻意的隐藏掉一些读者容易有疑问的地方

(比如实验对象的人数)

他知道这些记者们都各种懒,他几乎帮这些记者们写好了一篇完美的报道,那些记者们只要复制粘贴一下改都不用改就可以直接发表一篇爆炸性的新闻...在他的新闻稿里,写给记者的只有一个信息:这是一条大新闻,谁先发谁就抢到了头条!

鱼钩准备好了...就等鱼了!

第一个上钩的是德国最大的日报Bild画报杂志.....这个研究直接上了他们的头版:

谁吃巧克力就能瘦!

果然这一片报道引发了轩然大波...

在那之后,这个研究瞬间覆盖了整个网络....DailyStar,IrishExaminr,Cosmopolitan,TimsofIndia,Grman,Indian等20多个国家的网站进行了转载..

当然,也包括微博

记者们在报道这个文章的时候也没有对具体内容进行过审阅,也很少有记者来联系过他本人....

偶尔联系过的几个记者,问他的是“你为什么认为巧克力可以减肥,你对读者还有什么别的建议么”

唯一有个联系他核实数据的记者,只是来问他“实验里用的黑巧克力都是含多少可可的”......

没有记者在意过这次实验里的样本数量...

他就用这么一篇水研究,骗过了上百万的读者.....

他们在纪录片里揭露,他们这次用的方法,其实在整个饮食行业的各种研究里,比比皆是.......

最后,在他的文章里,他表示..

这些年,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研究,吃盐有益,吃盐有害,蛋白质有益,蛋白质有害,脂肪有益,脂肪有害....每一个研究后面都号称有各种实验和数据支撑....

然而更多的研究,花了上亿的研究经费,却研究不出一个能令人信服的答案.....即使在有着最严肃科学家的最顶尖的科学机构,在饮食这块也找不到确切的结论..

不审阅的科学杂志....把科学研究当成八卦大肆报道的一些媒体....成了整次事件的推波助澜者..他也希望能用这个小小的实验,给各方提个醒....

也有人说,要揭露这样的水科学和水新闻,不应该这样钓鱼执法。他的这种做法违反伦理,会削弱科学和新闻的公信力。

但是无论如何...

他就是这样,这么一步一步的操纵舆论,玩弄了一群人.....

这还只是他主动公布的...他们用的这些方法,其实在整个科学研究里,比比皆是.......

那些没说的...又有多少呢?

网友们这么说——

一个在野设计师的日常:所以真的不是骗子太多,是傻子不够用……

Yvonn_99:骗人不会被打死骗人长肉会被一堆人打死

本宫记性不好:摸着我肚子上的三圈环流,有一个念头在老娘心头:烧死这个大骗子!!

伸手在风中:挺讽刺的科学研究表明

粉红白日梦:还特地去买了85%的黑巧,苦死我了

EchingChan:真是讽刺啊

宇廷Jaxon:也许去年狂吃黑巧克力,但是并没有瘦下来的人……还以为自己吃得不够多……

南方一只雀:生无可恋.jpg

-陈不二-:我走过最长的路,是你们的套路

不准觊觎朕的小鱼干:都是套路起码这还有模有样地弄了文献数据,哪像朋友圈

路为什么远:感觉这个人干的漂亮,怒扇天天想赚稿费的记者们的脸。可惜又可怕的是,这似乎已经成了媒体们的“新常态”

粉红白日梦:还特地去买了85%的黑巧,苦死我了

DawnJohnson:要是告诉我妈她可能接受不了,她买了大概10大板%的纯黑巧克力就是苦的飞天的那种,每次健身完都逼迫自己吃两小块

dyyshr:%的黑巧克力我真的吃哭了妈的我要烧死你■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英国那些事儿,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联系电话(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白殿疯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shangwang.net/jfdz/2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