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家装,原形毕露

文/孟永辉

在那个互联网家装被奉若圭臬的年代里,人们可以想出一百种理由在包装它。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形形色色的互联网家装平台的出现,原本传统、原始的家装产业一夜之间也变了模样。你主打设计,我主打施工,你主打建材,我主打管控,在「互联网+」模式之下,一切都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然而,好景不长。当资本和流量主导的发展模式进入到了死胡同里,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家装的退场,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家装光环的褪去。事实证明,所谓的互联网家装只不过是玩家们为了获得资本的青睐,为了赢得流量而推出的一个概念而已。

近期,看到好莱客与齐家网结束合作定制家居品牌Nola的消息,再一次引发了我的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发生?是什么让曾经被人追捧的互联网家装走到了今天这步田地?透过这样一个事件,我们可以大胆的预计,未来,或许还会发生更多有关互联网家装平台黯然失色的事件,由此,一个互联网家装原形毕露的时代或许终将来临。

那么,互联网家装何以走到今天?未来,互联网家装的道路又将会在何方呢?

平台本质,注定互联网家装是一场败局

尽管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形形色色的互联网家装平台,尽管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种类繁多的互联网家装模式,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些互联网家装平台和互联网家装模式当中,玩家们仅仅只是充当一个撮合和中介的角色,而并未真正介入到家装的实际流程和操作过程当中。说到底,互联网家装平台是在给传统的装修公司贩卖流量。

仅仅只是贩卖流量,仅仅只是做撮合,注定了互联网家装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是一场败局。原因在于,家装行业是一个侧重于施工,并且频次很低的存在。如果无法完美的管控施工,就会导致工期拉长,一旦工期拉长,回款就会出现困难。对于一些大型的大型的家装项目,回款周期超过一年,甚至更长是常有的事情。

如此漫长的回款周期,注定了互联网家装无法像电商那样,依靠流量,依靠营销来持续地获得收益,因此,这也就注定了在各个行业屡试不爽的「互联网+」模式必然会在家装行业身上遭遇滑铁卢。

此外,很多的互联网家装平台仅仅只是充当一个中介和撮合的角色。一方面,它是在收割C端装修业主,另外一方面,它也在收割装修公司。曾经,一家规模较大的装修公司就像笔者吐槽过某互联网家装平台的服务费和抽成费过高,最终让这家大型装修公司的老板转而选择自建一套互联网家装平台的想法。

可见,一手收割C端用户,一手收割B端装修公司的互联网家装平台模式注定了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都是一场闹剧。等到资本不再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shangwang.net/jfdz/9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