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秋分,大周末的全家一起吃什么美味又滋

常言道:"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各位亲,今儿个秋分,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

前阵子,北京这天儿算是把大伙儿折腾惨了,早上穿着长裤、套上褂子出门,中午换上短裤出去奔食儿,晚上再换回长裤褂子回家。

这倒蹬来倒蹬去的,就到秋分了。往后啊,长衣长袖的就要勤穿着了,喜欢“短打扮”的帅哥靓妹们要苦恼了,再想穿的性感抚媚去撩汉撩妹,只能等明年入夏了。

不过对于天生丽质的小北来说,穿什么向来不叫事,小北关心的永远是吃。秋分到了,让小北来告诉您,咱北京人应该怎么吃。

秋分吃牛羊肉

北京人入了秋冬季,牛羊肉绝对是少不了的。牛羊肉均富含蛋白质,有补肾壮阳、驱寒补血等功效,渐渐变凉的天气,吃锅鲜嫩的羊肉或牛肉,最地道啦。

铜锅涮肉

老北京人吃涮肉讲究原汁原味,铜锅炭火,清汤锅底。葱段、姜片、花椒,简单的几样料品配好,再加入开水,清澈见底的锅底就做得了。

铜锅涮肉的小料也不复杂,不过却很讲究。六必居的芝麻酱,王致和的酱豆腐,还有韭菜花,这三样必不可少。

涮羊肉的种类繁多,什么:大三叉、羊筋肉、羊上脑、羊磨裆、羊里脊、羊腱子肉、一头沉和黄瓜条。涮羊肉片的时候切忌时间过长,变色基本就能吃了。

爆肚

“要吃秋,有爆肚”,爆肚也是老北京的特色吃食,秋天吃爆肚,可谓正当时。

葫芦、食信、蘑菇头、散丹、百叶,爆肚的分类同样五花八门,均是选取牛、羊肠胃的不同部位,每一种的嚼劲儿,口感,味道都大不相同。

羊蝎子

羊蝎子就是带里脊肉和脊髓的完整的羊脊椎骨,因其形跟蝎子相似,故而俗称羊蝎子。入秋吃羊蝎子火锅,绝对是滋补“大招”。

牛板筋火锅

这种吃法,大概是前些年火起来的,之前也叫“筋头巴脑”。口味重,量实惠,颇对北京人的口味。

此外,北京人对羊汤、羊杂汤、羊肉泡馍以及这两年越来越火的潮汕牛肉锅等外省的牛、羊肉吃食都是来者不拒,适应能力极强,这个城市人群的饮食风格普遍比较“游牧范儿”。

推荐食谱

清炖羊肉

食材:带骨羊肉1kg、土豆g、青萝卜g、胡萝卜50g、葱、姜、花椒。白胡椒适量即可。

做法:

1、带骨羊肉过开水捞入汤煲,加适量的水,加入花椒适量用大火加热;

2、葱切段,姜切大块拍碎,萝卜土地等去皮后切大块;

3、所有材料加入到煲汤中,大火烧开,去泡沫,转中小火慢慢煲,至少1分钟以上。

4、出锅后酌量加盐和白胡椒粉,加点香菜即可。

秋分吃芋饼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在气温降速明显加快的秋分时节,北京人对补中益气、温软易消化的芋头情有独钟,吃芋饼正是时候。

芋头富含淀粉,营养价值很高,块茎中的淀粉含量达70%,既可当粮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补品。

此外,中医认为芋头的药用功效极大,对辅助治疗大便干结、甲状腺肿大、瘰疬、乳腺炎、虫咬蜂蜇、肠虫癖块、急性关节炎等病症有一定作用。

在北京,最有名的芋饼,来自稻香村,这也是这家百年老字号二十四节气食品中唯一的“立酥”产品,因一层层酥皮像盛开的花瓣而得名,并选用优质香芋制馅,皮酥馅香,营养丰富。

推荐食谱

芋饼

食材:芋头克、橘饼克、白砂糖30克,色拉油15克,淀粉(玉米)5克。

做法:

1、芋头去皮切皮,入锅大火蒸约20分钟,取出碾压成泥;

2、芋头泥加入淀粉、油、糖揉匀成团,再分成数份,一一压平;

3、橘饼切碎,包入芋团中,上面再各放一小粒金橘,全部做好;

4、入锅用大火,蒸约5分钟,取出;

5、另起锅,加半杯水和糖,煮沸,加入淀粉水勾芡,浇淋芋头上即可。

芋头粉蒸排骨

食材:芋头、排骨、粉蒸肉酱包调料、粉蒸肉粉包。

做法:

1、排骨洗净,加少许水,放入粉蒸肉酱包调料混合均匀,腌制半个小时;

2、芋头去皮切片,铺入碗底;

3、腌制好的排骨放入粉蒸肉粉包混合均匀,铺到芋头上;

4、放入蒸笼,大火蒸开,中火蒸一个小时即可。

鲜虾芋头饼

食材:芋头、鲜虾、澄面、醋、料酒、糖、盐。

做法:

1、大芋头去皮切薄片,并把芋头片放在蒸锅中蒸10分钟;

2、将鲜虾虾肉剁成虾蓉状,放入料酒、姜末,装入碗中腌制3~4分钟;

3、蒸好的芋头,趁热碾碎,成糊状装碗备用,将虾蓉和芋头糊充分混合;

4、在案板上抹油,把芋头糊拍成一个个小饼,锅中放油,煎至金黄,装在盘中;

5、姜切末,放入碗中,加少许醋、糖、盐搅拌均匀,做成一个汤汁。

吃鲜虾芋头饼时,再配上姜末调成的汤汁,吃在嘴里那真是鲜香无比!

秋分吃栗子

旧时京城一进秋分,满街的糖炒栗子摊绝对算是一景儿。《都门琐记》里说:“每将晚,则出巨锅,临街以糖炒之。”大锅,爆炒,还临街......如今再这么搞,飘荡的栗子香除了能吸来大批食客,应该也能招来城管。

除了糖炒栗子外,还可以清水煮栗子。这种吃法看似平淡无奇,却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栗子补肾健脾、强身壮骨,益胃平肝等功效。

推荐食谱

板栗烧鸡

食材:鸡全腿、板栗、葱、姜、料酒、酱油、盐、白糖

做法:

1、去壳的板栗入锅煮4分钟左右捞出沥干水备用

2、锅中放油,油的量可以稍多点,放入板栗炒到表面变色后捞出备用

3、余油再次烧热,放入葱姜片爆香,倒入鸡块翻炒

4、鸡块表面微黄后调入料酒,酱油,盐,少许白糖加入板栗

5、倒入开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盖,煮20分钟左右

6、再大火收干水份,撒入葱段即可

板栗烧排骨

食材:排骨、板栗、姜片、葱头、八角、干红辣椒、花椒、香叶、生抽、老抽、料酒

做法:

1、排骨斩小块洗净,锅中放水加入两片姜和一点料酒把水煮开后下入排骨煮两分钟左右,捞起用温水洗去浮沫备用;

2、锅内放油烧热,放入排骨,炒至排骨表面金黄微焦;

3、把炒香的排骨和香料捞起,热油继续留在锅内,在热油里放几块冰糖;

4、小火炒至冰糖溶化成焦糖色;

5、迅速倒入排骨和香料翻炒,均匀的裹上糖色;

6、加入料酒、生抽、老抽翻炒均匀;

7、加入没过排骨的开水,盖上盖子小火煮20分钟左右;

8、20分钟后加入板栗,小火再焖制20分钟左右,出锅即可。

一般秋分时节,京城不冷不热,凉爽宜人,正是最好的时候,过去北京城大街上会应时令摆出许多大小摊子,专门卖水果,叫做“临节果摊儿”。

秋天,果物大丰收,的确是吃水果的时节。

甘蔗浆汁甜美

甘蔗有清热润燥,生津止渴,解毒透疹的功效,秋季阴虚肺燥导致咳嗽,吃甘蔗可以缓解。甘蔗含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等。这些物质可以增加人体能量及热量。近来研究发现,甘蔗渣中的多糖类还有抑制癌细胞和肉瘤的作用。

鲜枣益智养颜

鲜枣富含维生素C,是对抗自由基、对抗衰老的最好武器,可以还原黑色素及抑制黑色素产生、淡化斑点及色素沉着,改善皮肤色泽。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除腥祛味,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和贫血,是老年人秋季的补养佳品。

柠檬清热解暑

柠檬味酸、微甘,性微寒,入肺、胃经;富含糖类、柠檬酸、苹果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柠檬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化痰止咳。柠檬因太酸而不适合直接食用,可以用来配菜、榨汁。胃溃疡、胃酸分泌过多,患有龋齿者和糖尿病患者慎食。

柑橘止咳降噪

柑橘性温、味甘,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之功效。具有生津止咳的作用,用于胃肠燥热之症;有和胃利尿的功效,用于腹部不适、小便不利等症;有润肺化痰的作用,适于肺热咳嗽之症。不过,阴虚火旺体质者多食会出现口舌生疮、咽干喉痛等上火症状。

荸荠清肺利咽

荸荠有“地下雪梨”的美誉。荸荠性味甘寒,有清肺利咽、化湿祛痰等功效,对预防秋燥咳嗽、咽喉不适、口干欲饮等症有一定效果。除了生吃外,也可煮、炒、烧、煨。但荸荠不易消化,脾胃虚寒、消化功能较差者及儿童、老人不宜多吃。

葡萄美容抗衰

紫葡萄富含花青素,可以美容抗衰老。

黑葡萄则滋阴养肾,黑头发的功效更为突出。

红葡萄含逆转酶,可软化血管、活血化淤,防止血栓形成,心血管病人不妨多吃。

绿葡萄则偏重于清热解毒。

白葡萄具有补肺气、润肺功效,很适合咳嗽、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食用。

山楂降压减脂

山楂被称为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的“小能手”。中医认为,山楂味酸甘、性微温,能消食健胃、行气活血、止痢降压。生山楂还有消除体内脂肪、减少脂肪吸收的功效,减肥的人可以多吃。最好将山楂煮熟或泡茶吃。

石榴缓解腹泻

石榴既可以防止便秘,又能缓解腹泻。吃石榴不吐子可双向调节胃肠功能、助消化。石榴籽富含大量维生素C、多酚类物质,这些物质有延缓衰老的作用。不过,石榴不能过多食用,否则可能引发急性直肠炎、损伤牙齿,吃后赶快漱口,部分人群还应忌食石榴。

柚子润肺补血

柚子具有健胃、润肺、补血、清肠、利便等功效,可促进伤口愈合,对败血症等有良好的辅助疗效。柚子对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中风等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柚子能治食少、口淡、消化不良等症,能帮助消化、除痰止渴、理气散结。

柿子清热滑肠

柿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维生素A、C和鞣酸,能够起到降压止血、清热滑肠、润肺生津等功效。在吃柿子的时候千万不要空腹,并且也不要与螃蟹、山芋等食物一块食用。

梨润燥降火

雪梨是寒性水果,有润燥降火之功效。梨素有“百果之宗”的美誉。秋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感口鼻干燥、皮肤瘙痒,容易产生干咳少痰等不适,此时每天吃梨则可以有效缓解秋燥,有益身体健康。

秋分节气,您就该荤素搭配,有肉有菜有水果,浅尝辄止,切忌过量,日子就能过的美滋滋。

秋分下馆子,京城这些地方必须去。馨筷子家宴

这家店的芋头粉蒸排骨做的一绝,此外,小姨子豆腐、锅巴小炒肉等家常菜也是道道入味儿。









































白癜风要多久能治好
北京哪里有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shangwang.net/jfdz/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