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导言
生酮vs运动:一个新临床研究
前几天,花花看到了一个有趣的国外新研究:
实验对象:30个有三高症的成人,随机分3组
吃「生酮饮食」,不运动
吃「膳食指南」,每周3-5天运动
吃「膳食指南」,不运动
实验长度:10周
实验结果:如下图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躺着生酮」完胜「运动减肥」:第一组生酮的志愿者减脂效果最明显,然鹅运动组减肥效果几乎为零。
这个结果……
让刚跑完5km的花花有点方!
所以问题来了:
运动到底减肥吗??
看完这篇推送,你会学习到:
1、运动为啥对减肥效果不那么明显?
2、为什么运动被宣传得那么有效?
3、比运动更有效的减肥方法是啥?
4、运动真正的价值是啥?
不想读文字?
点击播放5分钟的视频
▼
1.运动为啥减肥效果低?
美国卫生研究所NIH的KvinHall博士说过:
如果想要健康,运动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但如果想要减重,运动可能没太大用处。
近年,有60多项发表在科学期刊的研究表明:运动对减肥无效。其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点:
/1/运动,只占「总消耗」的一丢丢
对大部分人来说,只占~15%
人类获取能量基本来源于食物,而能量的消耗则比较复杂:包括了基础代谢、日常活动、运动消耗、食物热效应等。
其中,运动消耗仅占总能量消耗的10%-30%。换句话说,不论再怎么运动,也只能改变天平的一个小小秤砣。(我才不会告诉你基因至少决定一半的肥胖概率……很好,以后丧的借口又多了一条)
/2/越运动,身体越节约能量
身体能量利用率变高,成为「节能冰箱」
上面提到:人体利用能量的方式就好比天平。
经历了亿万年的进化,咱们的身体变得非常智能,拥有了一套精密的体系来维持天平的稳定,不会轻易失衡。
也就是说,如果加强运动,身体就会降低其他消耗,或提高食物摄入,努力让天平平衡。所以靠运动减肥的人,体重反弹也就不足为奇了。
举个栗子,非洲草原上的Hadza人以采集打猎为生,你可能会以为这样的野外生活应该能量消耗非常大!然而,科学家们测量后发现,这些「土著人」和欧美「城里人」人的身体总耗能差别不大。
关于这个现象,科学家是这样解释的:运动越多,身体在维持细胞、器官和组织方面会变得更加高效,因此Hadza人只需要消耗很少的能量就能完成剧烈的运动,他们利用能量的效率很高!①
举个更贴近生活的例子:如果你是一个健身达人,你在健身房举铁的时候一定有体会:随着对肌肉的锻炼,你会越来越轻松,逐渐可以加大负重。这是因为身体熟悉了你的运动量,会自动降低热量消耗。
/3/越运动,吃得越多
身体补偿性行为——食欲大增
大家有没有发现:每次洪荒运动后,更容易饿!
举个栗子,如果饿着肚子去健身,晚饭很可能会控制不住吃很多。这是因为当你的运动消耗大大超过食物提供的能量时,大脑的下丘脑会开始调节激素的分泌:瘦素↓,生长激素↑,这些激素的变化会让身体的天平产生补偿性行为——食欲大增。②
/4/越运动,越想葛优躺
身体补偿性行为——日常消耗降低
超负荷的运动之后,身体还可能降低日常活动消耗。
举个栗子,如果你今天去健身房运动了1小时,那么平时爬楼梯的你,很有可能会在今天选择坐电梯,晚上回家根本提不起力气去洗澡,只想找个地方葛优躺。
可别小瞧这些走路、爬楼梯、做家务、洗漱的日常消耗。这种补偿性行为也占了每日总消耗的一部分,这可是有理论研究支撑的哦!
如下图,③实验表明,在适量运动范围内,身体总耗随运动量直线上升,代谢和日常活动消耗不受影响。
但总消耗大约到达卡后,身体会开始「偷懒」,总消耗开始趋于平稳。即使运动量增大,其他的能量消耗也会因为「代谢补偿」效应(mtabo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