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个性化的家居定制行业逐渐走红,消费者越来越青睐这种美观实用、个性鲜明又风格一致的装修方式,然而,受制于定制家具产品本身的特点,消费者在家装店中往往只能看到样品和图纸,一旦遇到不讲诚信的商家或合同约定不清,极易遭遇陷阱或产生纠纷。
据悉,浙江省平湖消保中心在今年10月接到一起投诉,消费者表示,在某品牌全屋定制加盟店购置的实木衣柜出了问题,价值6万元的商品交付时所有柜类背板使用的不是当初合同附件中提到的“实木芯”板材。当消费者质疑商家以次充好时,商家却振振有词地解释背板与柜身不一样是定制行业常见现象,没有使用同样的实木材料是为了顾客好,对提升商品整体的防潮性、坚固性、技术性等综合品质有好处,而且价格实惠,完全不影响家俱的使用、安全和美观。
11月,平湖消保中心又接到另一位消费者投诉,他在另一家品牌橱柜定制加盟店定制的1.7万元家具也同样是柜类背板材料与购货合同附件清单里列的板材不符。
对此,平湖消保中心在走访多家家俱定制商家后发现:定制柜类产品使用的背板材料价格大多比柜体材料低,商家辨称总报价内已经扣除了不同背板的差价,但在实际销售中商家却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两者的差别,更没有在合同附件的材料清单中列明柜体、背板的不同材料和价格。
针对购买定制家俱类商品容易出现的问题,浙江省平湖消保中心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务必加强防范意识。
一是谨慎签约,妥善保管。合同及附件是维护消费者权益最重要的保障之一,消费者要明确约定定制商品的各种细节并以书面形式加以固定,比如材料名称、尺寸颜色、环保级别、计价方式、工期时限、违约责任等。一旦发生纠纷,凭借这些相关证据,可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维护正当权益。
二是理性消费,细化协议。由于家装材料价格差别较大,消费者要甄别推销话术,从实际需求出发合理指定相应材料。以柜类板材为例,消费者要明确约定所用材料是实木板还是实木颗粒板、生态实木板、多层实木板等,因为后三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实木家俱。 三是仔细查验,不留隐患。定制产品交付、安装时,消费者务必根据合同中约定的内容仔细查验,重点查看品牌、质量及安全方面是否符合合同要求,产品的材质、样式、尺寸等是否与约定的设计相符,零部件、颜色等是否有差异等。
来源:中国经济网